加速绘就“六美集大美”精彩画卷
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 张绿漪 杨之洲 程遥 徐鹤)12月30日举行的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体 (扩大)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围绕工作报告部署的2022年工作目标任务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年来,全市聚焦美丽常熟建设主轴主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增三进”中期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各地各部门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加速绘就“六美集大美”精彩画卷,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更高水平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之一。围绕报告提出的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格局,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伟明说,常熟经开区将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围绕跻身全省经济开发区diyi梯队、全国开发区diyi方阵,持续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这一目标,一方面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扛好建设“苏州·中国声谷”大旗,加快引进龙头型产业项目,搭建高水平开放平台,落地技术含量高的科创项目,推动“五大中心”明年初具雏形;另一方面,拉开声谷片区框架,加快城市功能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发展高地,为常熟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提供科技支撑。
当前,土地利用的高质量成效可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报告指出,要统筹规划全域土地要素,加快形成资源高效配置、产业集聚增效的国土空间布局。董浜镇党委书记朱晓峰说,董浜镇将聚力聚焦“美图美业”,把落实“一图一表”作为重中之重,抓住关键环节、奋力攻坚突破,争当“美图美业先行区”。结合违建治理、群租厂房安全环保消防联合整治等措施,有序腾退工业保障线外零星工业用地。加快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加速推进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明年力争diyi、第二批2个点位更新改造全部完成并加快优质项目入驻,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品产业园区。全面梳理存量闲置资源,通过零地增长等方式分类盘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步启动保障线内村级老旧标准厂房滚动式更新。要推进点状、块状更新向片区更新升级,力争用3年时间形成3个连片规模500亩以上的老旧更新产业片区。
特色优势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靓丽的城市名片。报告提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打造规模效应凸显、特色标识鲜明的产业高地。市工信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建峰表示,市工信局将聚力打造高品质产业体系,坚定“354”产业布局,推动“五大产业高地”建设,做大做强八条重点产业链,加快集聚一批产业链核心环节项目;坚定“智改数转”工作思路,力争全年高质量完成“智改数转”项目750个,实现规上企业项目覆盖率达80%,完善“专精特新”梯队建设,持续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力争全年新增各级“专精特新”30家(个);坚定“亩产论英雄”导向,深入实施“零地增长”试点工程,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效用,充分挖掘一批能耗增幅大、单位能耗高企业的节能潜力,打造节能“样本”,加快推动绿色高效发展。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兴产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围绕报告提出的全力提升投资质效,加快构筑增长稳、结构优、动能强的项目支撑,常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芮卫国说,常熟高新区将坚持把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转新变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要坚持以氢能源为核心主线和特色优势,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争创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平台;瞄准现有主导产业链顶端、细分行业冠亚军、上市公司募投项目、新经济等方面,集中精力主攻一批“大而强”“大而高”“大而特”项目;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为主的创新企业梯队,力争“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突破。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进步的动力源,也是常熟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顾晓丹说,市科技局将迅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扣“产创融合”核心主题,加速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本链“四链融合”。抢抓新一轮“厅市会商”机遇,统筹全市创新布局“一盘棋”;完善覆盖创新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激活创新主体“源动能”;推动大院大所、企业、地方共建创新联合体,探索科学灵活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固平台载体“基础桩”;探索“揭榜挂帅”新模式,畅通成果转化“快速路”;突出人才引进与产业培育并进,大力承接长三角一体化辐射效应,打造人才招引“强磁场”;发挥常创基金引领作用,搭建资本对接“新纽带”,扛起培育产创融合、近悦远来创新大生态的使命担当。
交通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命脉,也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报告提出,聚焦城市功能面貌双升级,加快展现古今交融、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魅力。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义表示,市交运局将以更高的站位,完成《常熟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规划》《常熟市县道公路网规划》等,启动《常熟市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方案》《常熟市支线航道网规划定级研究》,谋划交通发展的新蓝图;将以展现更加鲜明的交通优势为目标,在2022年底完成南沿江城际铁路常熟段铺轨,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常熟段,稳定常熟西站方案,做好常熟西站枢纽连接线PPP立项工作,全速推进青墩塘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将以民心为衡量标准,继续推进镇域道路高质量升级改造及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开展S342(沙洞线至苏虞张段)两侧农路二期工程,加快新建住宅区、火车站、城市会客厅等功能性区域公交线网规划调整。
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是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对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报告提出,坚持共建共享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彰显更有获得感、zui具幸福感的民生成色。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晓东说,卫生健康部门将持续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层级清晰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常熟市卫生健康事业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及《常熟市“十四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强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以市民需求为依据,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快本市三家医共体集团的建设发展步伐,提升区域辐射能力,提高县域就诊率。推进专科医共体成员单位整合转型,将服务类较低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为家庭医生工作室(巡回医疗工作室),工作量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转为中心站,配置相应检查设备,做强社区基本医疗服务。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和底线。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卫东说,应急管理部门将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安全发展理念,以工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安全指数。扎套粒既实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工作,督促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要依托大数据赋能安全监管,强化部门联动执法检查,实现隐患排查关口前移、重大风险源头治理、安全预警处置及时、违法行为精准打击。持续深化省级安全发展示魔保量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发展能级,推动常熟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织汤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