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两大开发区交上2019成绩单周勤第书记提出“三问”“五要求”!!
原标题:常熟两大开发区交上2019成绩单,周勤第书记提出“三问”“五要求”!!
昨天(1月6日),2020年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周勤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崇华、市政协党组书记王建国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不仅是年度总结会议,更是“两区”围绕“三增三进”的动员会、部署会、誓师会,“两区”要在常熟经济发展中成为头版头条、重器利器,按照蓝书记“一拼四进”要求,走出“发展舒适区”。
周勤第对“两区”2019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两区”的每位干部以及全市干部提出“三问”:
他要求“两区”同志一定要有当先锋、当表率的思想自觉,每一个环节都把时间定到临界点、每一项工作都把标准定到zui高位。在招商工作中要不断挖掘新的优势资源、打造新的区域品牌、运用新的招商方式、开发新的工作路径,用思想的破冰换得发展的突围。在作风建设上要再抓实、再抓严,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节奏换来快发展、以好作风催生好态势、以优服务争取好项目。
要按照“两区”和乡镇“一半对一半”的要求,全力做大经济总量规模,切实提高对全市发展的贡献度,成为常熟经济发展的重器。
要更大力度扩大开放,“两区”要充分利用好苏州开放再出发的强大声势,成为企业到苏州投资的首选地;要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对照“一季度50%、二季度90%、三季度100%”的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要更大力度稳定当前经济,对现有骨干企业加大关注力度,建立关注机制,促进稳产、增产,已建成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即将竣工的企业抓紧进度,力促尽快竣工投产。
要提高招商项目质量,用好日本、德国、北欧等方面资源,建立专门的招商平台和机制加强对接,还要用好常熟自身人脉资源、常熟精英创业联盟等资源,持久用心地做好这件事,真正发挥作用。要抓好企业创新,用好现有科创载体,积极盘活存量,充分运用司法、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大力清理低效土地,zui大限度为重大产业、新兴产业项目预留用地空间。
要优化规划,“两区”不能局限于目前空间限制,要加快完善新城规划,增强中心城区支撑力,推进新城与产业互动并进。要完善功能,加快推进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康桥国际学校、滨江新城文体中心,常熟高新区日航国际社区、世华学校等项目建设,完善学校、医院、社区等功能。要赋能文化,赋能城市层级提升和经济发展。
要项目化抓落实,制度化抓落实,专业化抓落实。“两区”干部要保持强烈的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补足对新产业、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等知识上的欠缺,养成加强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知识迭代速度和专业化水平,真正成为抓落实的“行家里手”。
市委、市政府对“两区”的发展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对“两区”的未来充满期待。“两区”全体同志要聚焦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提升服务企业水平,瞄准“三增三进”,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为常熟拼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常熟经开区、常熟高新区作工作报告并递交2020年目标责任书,“两区”相关部门作了交流发言。
经开区紧扣市委“12字”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在全省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位列第5位,获评全省商务系统先进集体。
推进总投资约500亿元的47个产业项目建设,其中33个市重点项目已竣工10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立讯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亨通常熟国际海洋产业园启航,欧洲绿色产业示范园发布,华为云(常熟)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线。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7家、苏州首批智能工厂1家。工业机器人总量超2900台。
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市比重达28.66%。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6家,占全市30%;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31家;获批省级“三大中心”4家。承办首届常熟精英创业联盟大会,常熟精英创新创业广场开园;新落户双创项目45个,新增市级以上双创领军人才13人。科创园获评中国留创园区孵化基地。
注册资本3.6亿美元、总投资80亿元的每日优鲜华东总部项目,占地133亩、总投资7亿元的常熟康桥国际学校签约落户。42项重点建设工程竣工,完成基建投资2.47亿元。
落实370个污防重点项目建设,全年空气质量位列全市diyi方阵。开展沿江“三化五治”专项行动,新增长江绿化1350亩,建成“一园两平台三廊道”,长江生态展示馆竣工。
碧溪街道“233”入库数量、验收质量、奖补量均列全市diyi,获评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十大示范镇。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造“红色智岭、筑梦滨江”党建书记项目。落实监察体制改革,率先出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实施意见》。
围绕“解放思想再出发,建设高质量的经开区”,开展“八个提升”主题调研,形成了“六个高质量”“九项紧抓不放”等当前和今后经开区发展的目标任务。
过去一年,高新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全年共有28家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超50万元,14家超100万元;丰田汽车零部件等10家企业纳税超亿元。新引进了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等4个世界500强项目和奕森科技等15个总投资超亿元项目。承办了苏州市二季度重点项目推进会,延锋安道拓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重塑科技等27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进展顺利。4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6家企业设备改造投资超亿元,获评苏州市级以上智能车间12个,全区智能化改造投入达13亿元。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编制了“三园一岛”产业规划,全面启动“三园一岛”建设。氢能源汽车产业园已签约项目17个;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已引进24家企业;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已落户三和汽车等4个知名项目,目前全区日资企业项目总数超过80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21个,总投资超过40亿美元;苏州昆承湖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昆承湖金融科技岛规划设计方案正在深化,已有5个项目注册登记。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业集中区综合整治等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5%和60%。持续推进“331”专项整治常态化管理,扎实推进“安居超市”隐患清零工作,全面开展“9+1”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环保检查,扎实推进重点环保项目改造,落实大气管控相关措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工作,不断提高网格化联动机制效能,持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通过学做结合、查改贯通,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访调研企业, 解决三一集团历史遗留问题等重大惠民助企实事12项。不断推进“昆承湾党建联盟”创新工程,建立外企党组织“红色矩阵”。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高新区新联会,群团工作迈上新台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各项工作,加大“四风”问题整治力度,营造勤政廉政浓厚氛围。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