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面子”“里子”双提升 “无忧小城”解码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日,《海虞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村级评价体系》正式出炉。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中,海虞镇精准破题,找到“解题思路”,明确“路径指南”。
常熟市被誉为“江南福地”,海虞镇则被称为“无忧小城”。作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镇之一,海虞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扎实有力:“特色品牌”名气大,7个品牌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经济增收贡献率显著提高;“重大项目”力道足,一二三产全覆盖、总投资近30亿元的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正酣,铜官山乡村乐园2.0版本上线万人次
当前,海虞镇正以“牧美稻香,乐享海虞”农业农村现代化品牌为指引,持续推动项目建设,打通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多点发力,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海虞画卷”渐次铺展。
8月5日,海虞镇占地290余亩的德康福汕生猪养殖项目正式投产,可存栏能繁母猪7200头、年出栏商品猪15万头,是江苏省规模zui大的楼房式生猪循环养殖基地。
该项目被列入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稳产保供类重大项目、常熟市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不仅挑起了常熟和周边地区市民的“菜篮子”保供重担,更为海虞带动全镇畜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虞镇精心打造牧美稻香,乐享海虞农业农村现代化品牌,首先要体现的是牧美。”海虞镇农村工作局副局长邵慧霞介绍,围绕畜牧业,海虞正在努力创建美丽生态牧场,加快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打造智慧牧场。同时通过构建生猪养殖、奶牛养殖、水稻种植与生物肥料相结合的农牧循环生产模式,形成现代养殖业与优质稻米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链相互促进的双主导产业格局。
走进海虞镇虞南村“鱼菜共生”项目基地,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本月,传统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农耕技术将在这里实现完美牵手。
“饲养鱼的水经过滤和微生物分解,作为肥料提供给蔬菜种植,被蔬菜吸收过滤后的干净的水再流回鱼池供鱼生长。”苏州凯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鸣介绍,该项目于去年10月开工,设备投入约40万元。运行后,预计年产值达60万元。
在邵鸣隔壁,来自东北的王强也被海虞镇浓厚的农业发展氛围吸引,他的高密度循环养殖小龙虾基地首批小龙虾已经投放市场。
说起“牧美”,海虞镇是“从稀到密”的多点开花式布局,而论起“稻香”,则更多的是“从有到优”的品牌塑造。“海虞正在积极推进二品一标等农产品质量标识认证,持续推广水稻等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机械化率,高标准建设海虞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片区。”海虞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倪烨敏说。
“虞盛大米”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在去年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上成为亮眼之星。丰收节当日,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同步开启“虞盛大米进万家”活动,持续1个月,累计开展20场社民互动尝鲜,覆盖1万余户家庭。“目前,虞盛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供虞盛大米种、苗、粮、产、加、销的全产业链服务。”合作社总经理窦祥龙说。
近年来,海虞镇积极推进农业品牌战略实施,目前虞盛大米、沙家浜绿茶、双燕庄葡萄等7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向着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进军。
如今在常熟,周末来一场短途乡村游,“铜官山乡村乐园”一定排在备选名单的“C位”。
一次高调亮相,让铜官山一炮打响,成为集美丽田园、茶园、果园、花园和农民新家园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作为海虞镇重点打造的农文旅综合体,如何让乡村游“新网红”进化为“常青树”?海虞镇党委委员、铜官山管委会主任周雯霞认为,既要有山水田园的自然景观之美,更要有文脉绵延的人文之美。
今年,以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目标,铜官山2.0版本上线,进一步丰富了“铜官山乡村乐园”的内涵。
走进这里,共享茶亭、花影隧道、稻田栈道等40多个特色点位,乡村美景一览无遗;小火车、彩虹滑道、射箭场让休闲娱乐体验更加丰富;历史文化馆中的溯源馆、吴方言馆深挖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唤醒人们心底的乡愁记忆
4月23日,“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铜官山乡村乐园结对签约仪式举行,10家企业与七峰村“联姻”,携手打造“多企一村振兴共同体”。七峰村党委书记程刚介绍,通过村企之间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将打造杂交水稻科普馆、虞乡人家时代体验馆、观山云隐民宿群、虞乡集市等多个“研学游”项目,为农文旅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铜官山让“乐享海虞”四个字得到了具体诠释。今年,随着建设“美丽常熟”集结号的吹响,常熟打造“四色游”产品生态,其中“扮靓长江彩色游”成为关键一环,“江海交汇七彩洲,花海如烟铁黄沙”的生态画卷也让“乐享海虞”品牌更富魅力。
铁黄沙位于海虞镇望虞河口外侧,是长江滩地上的半岛状沙洲,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治理,已成为集水、草、地于一体的生态绿岛,是“长江太湖”节点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岛内种植绿化林带3000亩,吹填区内形成芦苇、水草、杨树等自然生长植物群落7000余亩,栖息着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内的176种鸟类。
3月6日,铁黄沙生态岛周末节点式向社会开放,“铁黄沙首届生态短程马拉松”“生态铁黄沙志愿一小时”等活动陆续开展,吸引游客近21万人次。
在铁黄沙生态岛的基础上,海虞镇勾画起“四色美游”线路图,联合铜官山、平巷里、螺蛳湾、观山云隐等一批具有海虞特色的农文旅品牌,深度开发“无忧小城彩色生态游”全域线路。
汪桥村是海虞镇的“明星村”之一,它“靓”在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靓”在“两网三治”“3+5+X”的基层治理体系,更“靓”在不断完善的“6+X”民主议事机制。
走进汪桥村,宽阔笔直的水泥路贯穿南北,路西侧是整齐排列的两层楼别墅,乡间道路绿树成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曾先后获得“苏州市康居特色村”“苏州市十佳zui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去年4月,汪桥村在海虞镇率先试点实行人居环境长效治理暨“文明有礼”积分管理,对做到“宅前屋后无乱堆放、乱垦种、乱搭建、垃圾无乱倒现象”等要求的居民,每户每月都有奖励,通过小积分兑换大文明。
如今汪桥村已形成“文明有礼”积分管理、“益起来”志愿服务联盟和“汪桥阿姨”服务团队三大治理品牌同时运作的良好局面。
“谁家老人需要照顾、残疾人需要帮忙,找汪桥阿姨就行,专业又暖心。她们还带动了全村文明村文明户创建,让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文明乡风在汪桥落地生根。”汪桥村党委书记钱晓东说。
一个“明星村”,折射出海虞镇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上的努力与探索。近年来,海虞镇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大力实施乡村振兴“1518”工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77个、“千村美居”村庄155个,惠及农户5978户。“文明有礼”积分管理模式实现17个行政村全覆盖。整合升级现有资源,推进河口、肖桥、汪桥、新州四村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申报工作,打造特色康居示范片区。
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单位,在加快全镇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对此,按照《海虞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部署,海虞镇将目标分解,结合各行政村实际情况,围绕农业、环境、人文、经济等基本方面,制定印发《海虞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村级评价体系》,包括高标准农田建成总面积、特色康居(宜居)村庄占比、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面积等15项指标,梯次推进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是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也是开创“五优创无忧、幸福新海虞”幸福蓝图的首战之年。海虞镇党委书记、新材料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朱惠明表示,海虞镇将紧抓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的机遇,朝着苏州市乡村振兴“样板田”产业优、“配套优、生态优、文化优、服务优”的“江南无忧小城”方向大步迈进。(苏报驻常熟记者商中尧陈洁)
苏ICP备12032443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