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黄蓝名单破解低效发展常熟海事局联合常熟经济开发区积极引导码头转型升级
6月9日,记者从常熟海事局获悉,该局和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强化码头企业“红黄蓝”名单,推动常熟港码头的转型升级。截止目前,常熟海事局已推动太仓阳鸿石化有限公司收购常熟华润化工码头有限公司,整合常熟信达钢结构公司土地200亩。同时,正在谈判拟引进一个20亿的投资项目,推动码头业主企业芬欧汇川(常熟)纸业有限公司出让闲置土地287.6亩,也正在积极办理手续开展招商引资的工作,一大批码头提升的措施在紧锣密鼓持续策划和实施。
“红黄蓝”名单制度,即对存在岸线码头闲置、停业或岸线利用效率和效益极低的红名单码头,通过退出经营的方式盘活岸线;对岸线利用效率和效益较低的黄名单码头,通过限期整改的方式倒逼提升;对岸线利用效率和效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蓝名单码头,通过提升等级、优化货类、货主码头公用化的方式赋能发展。
据介绍,为解决常熟港码头岸线有效利用率不足、码头吞吐量与设计不符、码头和产业脱节等一系列“低效发展”问题,常熟经济开发区和常熟海事局成立专班,以码头利用率、岸线有效利用效率、亩均税收、经营现状等为指标,构建了常熟港岸线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港口岸线利用水平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现有码头分为红名单、黄名单、蓝名单三类,通过限期提升、兼并重组、强制退出、收储开发等方式分类处置,盘活一批闲置码头,提升一批低产出码头,赋能一批有潜力码头。
常熟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根据常熟港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配合常熟经开区加大对全市港口岸线整治提升力度,开展好专班工作,运用好“红黄蓝”名单制度,进一步拓展港口功能,优化港航产业布局,实现业主码头向综合码头转变,产业港向枢纽港转型,推动常熟港成为江河海联运重要节点港和一带一路特色专业港。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