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加坡工业园下一站:创新建模师?

admin6个月前 (10-16)常熟产业信息119

  编者按: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已成为许多城市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价值链重构,以推进现代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发展过程中,园区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已不再是简单的空间和硬件堆砌,更需要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的运营,吸引高密度的创新要素,为科创企业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生态系统。

  本期「园区经济观察」,我们继续将视角向外,聚焦于新加坡,看创新如何由园区“制造”出来?

  Web3.0风口尚在涌动,刚接受巨量热钱“洗礼”的新加坡,再次将“赌注”投向AI领域。

  今年初,新加坡对外宣布,未来5年将向AI计算领域投入超过10亿新币(约合人民币53.5亿元),并让AI从业人员到2029年翻三倍。

  一个更为具体的尝试来自新加坡政府旗下的产业规划方裕廊集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其表示将在晶圆制造产业园中增加11%的土地用于招标,通过吸引顶尖半导体工厂来切入AI赛道。

  即便对于被外界认为未能抢占国际竞争先机、又颇为前沿的AI产业,制造和园区仍是新加坡屡试不爽的jue对领域和优势“赛道”。

  发迹于上世纪60年代裕廊镇的新加坡工业园模式,不仅成为新加坡无中生有实现工业立国的基础,还通过“政策输出”的方式带动苏州工业园、天津中新生态园等的发展。眼下,工业园正在新加坡进化为创新源泉,让包括等先进制造业实现再次生长,并推动新加坡成为《2024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全球zui具竞争力经济体之首。

  对于期望孕育未来产业的中国产业园而言,新加坡的经验值得参考——对于通常依赖市场自发形成的创新要素,是如何在新加坡产业园的“有形之手”下“设计”出来的?

  2015年,在对欧美诸多创新区展开为期一年调研后,布鲁金斯学会的Bruce Katz、Jennifer S.Vey和Julie Wagner三位学者得出结论:即便贴上“创新区”标签,并不意味着就能形成创新区。

  当时,创新区正在取代工业园成为不少国家打造园区的新潮流。尽管有肯德尔广场和22 巴塞罗那等先驱标定了创新区的形态,但更多的创新区沦为地产营销噱头下的“失败品”。有研究者分析原因称,与依赖实体资产的工业园区相比,创新区所需的是一种知识密集生态,难以套用现有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思路。

  创新如何由园区“制造”出来?答题“接力棒”传递给以“强政府”著称的新加坡。2016年,新加坡财政部长王瑞杰在作预算报告时宣布,新加坡将打造一个全新的“裕廊创新区”(Jurong Innovation District,JID),并将其称为“未来的产业园”。

  今年,在破土动工2年后,占地620公顷的创新区已分阶段建成开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区也是新加坡工业园的“延续”——其位于裕廊工业园的一侧,所在地“裕廊西”曾是知名“睡城”。仲量联行报告显示,到去年底,JID已吸引超过100家制造业价值链关键企业和机构,其中不乏博世、西门子、现代、牧野等知名企业的分支机构或研发机构。

  一如裕廊工业园,创新区诞生便自带浓厚的政府规划色彩,其背后正是作为新加坡工业园规划和运营官方机构的裕廊集团。

  上世纪60年代,成立初期的新加坡面临严重的高失业率问题,为了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纺织业等轻工业,新加坡着手开发建设裕廊工业园,并在1968年催生出“裕廊镇管理局”,专门负责管理裕廊与全国工业区。进入21世纪后,裕廊镇管理局先是“变身”为裕廊集团,而后与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下属的盛邦国际进一步整合成立盛裕集团。

  创新是裕廊集团无法回避的课题。特别是到了新世纪前夕,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曾对新加坡腾飞发展模式提出“不可持续”的质疑,不仅“震动”了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更加剧了有关“新加坡创新能力何在”的讨论。裕廊集团随机推动新一轮园区打造,重点被放在研发与科技类园区上。

  多年后,裕廊集团的新思路凝聚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创造明日产业空间”的报告中。时任裕廊集团CEO黄南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裕廊集团的角色已经转变成创造创新——从过去单纯建设基础设施,转换成打造软环境、推动地区营造,甚至会具体到设计和组织各类活动。

  而亦如同其工业园区,新加坡独具特色的园区创新转型模式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个焦点在于,新加坡政府主导的规划方式与创新资源聚合所需的“活力社区”是如何实现有机适配的?

  布鲁金斯学会的Bruce Katz和Julie Wagner曾总结了三种创新园区的发展模式。zui著名的一种莫过于以硅谷为代表的“锚定加”模式,以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创新机构为“锚”,拓展出一系列包含创新企业、转化机构以及相应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生态。

  以硅谷为“模版”,后来者又进一步衍生出新的园区形态。而与硅谷集中在城郊不同,他们大都出现在城市中心区。

  一种是巴塞罗那22 创新区为代表的市区改造更新模式。位于巴塞罗那东北侧老工业基地Poblenou区曾陷入萧条。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夕,当地政府借该地块编码22a对其重命名22 ,推动遗产保护、厂房修复,新建创意建筑。通过创意设计带动创新,22 逐渐演变为当地“超级街区”,吸引超过4500家企业入驻,带动逾10万个就业岗位。

  另一种是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科技园”为代表的市区科技园模式。与“锚定加”模式的zui大区别在于,其更有效发挥了市区黏合创新资源、提升功能混合的效应。

  而反观新加坡,则是在综合了三者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一种类似“片区开发”的方式,将科技园区扩展成为一整个镇区。换句话说,比起让创新园“返回”市区,新加坡直接将其打造成为新城的市中心。

  在新加坡2019年发布的城市总规草案中,一次性出现了三个新规划的片区,除了JID之外,另外两个是同样位于裕廊片区的裕廊湖区(Jurong Lake District,JLD)和大士港口。裕廊湖区与JID相距不远,定位是新加坡第二个CBD,由此,JID也将一并升格为CBD的周边片区。

  这让JID在拥有类似硅谷的创新条件之下,走向了与硅谷不甚相同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作为JID覆盖五个组团之一,南洋理工大学恰被赋予类似斯坦福大学的作用,正是JID的创新之锚。

  而即便对于创新区本身,新加坡也并非单独规划。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Jean Chia撰写的一则分析文章中提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就已推进创新区的早期规划,并在乌节路西侧打造了新加坡科技园。由此开始一路向西到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的“科技走廊”。90年代新加坡打造的另一个重要的科技区——纬壹科技城也位于这一范围当中。

  由此,连点成片、连片成网,这些片区共同构成了一个以科技为名的市镇。这个市镇功能完整、要素齐全,并且自成体系,反过来也能更好地为科技创新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变革。

  以一个完整城市形态来发展制造业,也是新加坡以工业园模式探索制造业发展,所取得的zui重要的经验之一。

  有人指出,裕廊工业园的工业化过程,也是新加坡城市化过程的缩影。秉持着总体观和人文观,工业区重视用地合理利用,综合考虑人居生活的各种需求,进行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发展成为配套体系齐全的工业基地和环境宜居的新型工业城镇。

  当时,不少亚洲国家的工业园区仍是厂区形态,制造是园区一切设计的中心,难言人居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加坡正是通过工业园规划再定义制造,让人回归制造中心。而在新加坡“花园城市”的总体定位下,裕廊工业园还被冠以“花园工业镇”的称呼。

  这一点,在其探索向外“政策输出”时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1994年,在裕廊工业园的经验滋养下,苏州工业园破土动工。有资料显示,苏州工业园曾考虑以“industry city”为名,尽管因种种理由zui终改为“industry park”,但足以见得,以“城市”为蓝本打造一直是苏州工业园学习裕廊的重要方向。在推进过程中,李光耀也在多个场合强调,新加坡更希望输出规划这一“软件”,而非苏州所重视的“硬件”。

  而置于创新视角下,此种“新加坡模式”恰能够发挥出更多价值。

  Jean Chia提到,在新加坡各类创新市镇单元中,各类零售、餐饮业态混合,广场和步行通道错杂,为交流提供便利,从而让在经济要素、实体要素之外,创新区对于网络要素的强需求得以满足。而根据硅谷的经验,正是由于不同行业,以及同一行业的不同横、纵向领域之间的跨越式交流,推动了创新的迸发。

  此前,时任裕廊集团CEO助理David Tan也曾说过,JID打造“下一代工作空间”,“目的是创造一种更符合产业所需,更加活跃、可持续、可交互的工作环境,并由此吸引zui佳创新人才”。

  一个更加广阔的城市背景,还能提供传统产业园所难以提供的各类创新场景,这又恰是眼下创新产业必需的环节。JID就计划布局一个11公里长的空中走廊,不仅以无车、步行友好为特色,还将开辟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为车、路、云一体化提供试验载体。

  当然,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教授Thomas Menkhoff等人看来,面对创新的各种不确定性,新加坡模式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改变的关键仍然落在如何认识城市这个“容器”。

  在他看来,“城市可以是街道的迷宫、建筑的集合,也可以是各类关系的总和。”如果以关系为立足点,那么,城市规划就应该具备容忍空间功能变化的灵活性。比如在创新街区,传统工业建筑可能摇身一变为商业区或者共享办公场所。对于新加坡来说,一个问题是,能否在产业园区内实现“规划”和“非规划”的有效结合?

  制造仍是新加坡产业园区的核心。根据2019年发布的总体规划草案,新加坡仍将裕廊工业区定位为zui大的制造中心。而在新加坡制造2030愿景中,更提出制造业增长50%的目标,同时制造业比重将继续维持在20%左右。

  就如当初帮助新加坡摆脱制造“荒漠”的状态,升级换代后的产业园能否再助其一臂之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塘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临深新兴产业基地“头雁计划”项目动工!

塘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临深新兴产业基地“头雁计划”项目动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塘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临深新兴产业基地“头雁计划”项目动工!   6月30日上午,塘厦镇举行2022年重大项目推进暨“头雁计划”项目石潭埔产业新城动工仪式。塘厦镇委书记黄贵洪,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奎等镇领导,市、镇有关单位负责人,各社区书记...

漳州开发区亮相2024年投洽会新材料加工项目成功签约

漳州开发区亮相2024年投洽会新材料加工项目成功签约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9日电(高立璇) 9月8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漳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玉彬,漳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率团参展。   据悉,本届投洽会贯彻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以“扩大双向投资 共促全球发展”为永久主题,以“投资链接世界”为年度主题,展览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共设置投资促进馆、产业创新发展馆、...

预计2024年年底竣工!广州增城首个面向外资高端制造企业的产业园开工

预计2024年年底竣工!广州增城首个面向外资高端制造企业的产业园开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实习生 张顺强 通讯员 增宣   7月25日,增城开发区国际智造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广州增城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建高品质产业载体迈出了坚实一步。该项目预计2024年年底实现竣工交付,2025年企业入驻投产。   据介绍,增城开发区国际智造产业基地项目是增城首个面向外资高端制造企业的产业园项目,...

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

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

  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南通市崇川区苏锡通园区海堡路6号,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区观光路与二十三号路交汇   东莞市 / 怡安...

漳州芗城区三个信息产业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漳州芗城区三个信息产业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闽南网7月1日讯(闽南网记者 张韩丰 通讯员 刘钦赐 文/图)7月1日上午,漳州芗城区信息产业意向项目签约仪式在金峰众创园举行。本次主要有3个项目进行签约,分别是:美亚柏科与漳州信息产业集团签订漳州智慧城市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中心项目;盈趣科技与芗城区金峰开发区签订盈趣科技高端制造产业园项目;南威软件与芗城区金峰开发区签订漳州南威“T-CBD”项目。...

取他山之石谋发展之策丨光福镇赴常熟市支塘镇考察学习存量产业用地更新工作

取他山之石谋发展之策丨光福镇赴常熟市支塘镇考察学习存量产业用地更新工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取他山之石,谋发展之策丨光福镇赴常熟市支塘镇考察学习存量产业用地更新工作   今天(8月15日)上午,光福镇党委书记陆胜兰带队赴常熟市支塘镇考察学习存量产业用地更新工作,支塘镇党委书记周志坚、党委副书记邹建安、经发局负责人陪同参加。光福镇...

38个项目总投资额867亿元——南昌市青山湖区2024年先进制造业项目集中签约

38个项目总投资额867亿元——南昌市青山湖区2024年先进制造业项目集中签约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8月16日,2024青山湖区先进制造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此次签约活动共有3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86.7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额48亿元,推动辖区制造业项目扩容提质,为经济发展鼓足后劲。   ...

辉县总投150亿占地5000亩的园区吸引省长调研!

辉县总投150亿占地5000亩的园区吸引省长调研!

  3月5日,河南省长尹弘莅临辉县市孟庄镇调研先进成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   调研中,尹弘认真听取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定位、用工培训、智能制造模式等情况介绍,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XXX3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扎实有序推动重点项目开工复工,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创造条件,鼓励园区早日建成投产,注重产业配套,不断开...